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344照片上的人是不是曼曼的母亲  (第1/4页)
    344、照片上的人是不是曼曼的母亲    刚掏出手机,就听边上人低声问:“你真要结婚?”    划开屏幕的手顿住,抬眼看向身侧,同样压低声音回:“日子定在八月八日。”    彦锦乐脸上的笑意逐渐消散,眸子也黯淡下来。    只是片刻,她端起酒杯,轻轻碰杯,故作轻松道:“恭喜啊。”    “谢谢。”    厉泽川略微点头,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。    饭桌上,三位老人忆起往事,话题自然源源不断。    聊到最后,彦老难免感慨“当初以为咱们两家能成为亲家,这一转眼泽川和泽阳都娶媳妇了。”    厉建国笑着道:“看着两孩子成家,我也就放心了。”    厉奶奶抬手擦了眼角的眼泪,是为时光流逝而感慨,也是为子孙安定下来而欣慰。    当年,儿子的婚姻让他们二老cao碎了心。    后来便是泽川,第一段婚姻失败,时隔七年才决定再次成家,很多时候,她都以为等不到了。    好在,在一年之内,两个孩子都找到能陪他们相伴到老的人。    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,她和老头子如今也老了,只盼着他们能一直和和睦睦。    彦老放下筷子,沉声说:“我们家锦乐一直等着泽川,这孩子脾气倔得很,怎么劝都不肯听。”    当年,彦梓楠带着厉泽川来家里,他便觉得这孩子以后必然前途无量。    那会儿锦乐喜欢跟在他身后,像个跟屁虫,也想过要是能成,也算是一件好事。    可惜的是,这么多年过去,两人始终保持朋友的关系。    “老彦啊,孩子们的事情,我们作为长辈的插不了手。”厉奶奶一脸无奈地看着他,开口说:“虽说泽川和曼曼的婚礼定在八月八,但他们在半年前就领了证,已经是夫妻了。”    言下之意,这乱点鸳鸯谱的事,就别做了。    要是郎有情妾有意,这两人早在一起,可能连孩子都有了,也不至于等到现在。    彦老佯装生气“这话说的,我还能替我宝贝闺女抢婚吗?”    “就你那土匪像,那可保不准。”厉建国没好气开口。    老小孩、老小孩,越来越像小孩,做事没分寸,指不定就干这事了。    彦老摆摆手,说道:“我一个人说不过你们老夫妻俩,这事我保证不会插手。”    他年轻时候虽然干过很多混事,但现在一大把年纪,也不能做棒打鸳鸯、拆人婚姻的事。    饭后,彦老在皇冠盛宴顶层开了包,邀厉建国老夫妻俩去打麻将,嫌人少不热闹,喊上了小辈。    “老厉啊,你把泽阳和她媳妇喊着,等会我这边也有小辈要过来。”    彦老杵着拐杖,坐上车以后,降下车窗“泽川啊,你就负责带锦乐过去吧。”    老人家亲自开口提,也不好拒绝。    正准备开车门,就听彦锦乐开口:“我有车,你在前面带路就好。”    话落,她走向自己车边。    一行人,来到皇冠盛宴。    进了包间,三位老人坐上麻将桌,让厉泽川陪他们先打两圈。    第二圈接近末尾时,厉泽阳与倪初夏敲门进来。    事先在车上打听过来人,所以,倪初夏见到彦老并不紧张,礼貌地问了好。    彦老握着麻将,抬眼打量,当视线落在她的小腹时,点头笑道:“恭喜啊老厉,又有重孙抱了,争取三年抱两,子孙满堂啊。”    厉建国摇头道:“追赶不上你们彦家啊。”    彦老话语中有得意“你是输在起跑线上,没得比。”    无论是珠城还是舒城,人丁兴旺莫过于彦家,几世同堂的大家族。    倪初夏听着三位老人说话,脸上全程都带着浅笑。    厉泽阳怕她站着太累,揽住她的肩膀,将她带到包间沙发上坐着。    坐下后,倪初夏偏头说:“彦老好像很喜欢大哥。”    站在那听他们聊天时,她就发现这一点。    厉泽阳回答:“大哥上学时与彦家的小辈关系不错,大概是那时候认识了彦老。”    常年在部队,所以,并不了解其中的事,也只是偶然听爷爷提及过。    倪初夏点头,没有多想。    就在这时,包间门被推开,身材高挑的美女走进来,后面跟着几位男士。    其中一人倪初夏认识,是宋清,其余两位面孔很生。    宋清与长辈打了招呼,朝倪初夏点头问候,并且主动与她介绍其中三位。    高挑的美女是彦锦乐,彦老最小的女儿,她身边穿着西装的男人是彦梓楠,小她一个辈分,剩下一位爱笑的男士是顾方淮。    倪初夏一一与他们打了招呼,向厉泽阳身侧靠了靠,问道:“什么情况?”    这些人,她都不认识,同处在包间里,多少会有些尴尬。    厉泽阳大手揽着她的腰,低声解释:“爷爷奶奶难得出来玩,叫人过来图热闹。”    人老了,难免觉得孤独。    有这样的场合,自然是希望子孙能陪着,就是不和他们说话,看着热热闹闹的心里也会觉得欢喜。    “那我给曼曼打个电话吧,有她在还能陪我说说话。”正巧婚礼上的事情需要和她说,趁现在也好。    厉泽阳握住她欲要拿手机的手,眼神是别样的温柔“大嫂要准备考试,我陪着你也一样。”    多少是了解一些情况,顾虑会比她多。    既然大哥没带大嫂过来,就一定有他的道理。    对上他的眼神,低沉醇厚的嗓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