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四百一十三章契机  (第2/2页)
吩咐说:“去祠堂瞧瞧。”    一行人抬着老夫人往祠堂来,刚到了祠堂西北角的蓝沁堂,就有护院拦着辇轿,朗声道:“老夫人请停轿。”    紫嫣朗声喝道:“大胆,你是谁人手下,竟然敢喊老夫人停轿。”    那护院不卑不亢,也不理会紫嫣,只拱手对老夫人说:“老夫人,是大老爷前来拜见。”    老夫人一听,徐徐打起帘子,便看到恭敬站在辇轿前的杨恭仁。大半年不见,这孩子倒是精神了不少。    “拜见母亲。”杨恭仁拱手道。    “你眼里还有我这个母亲?”老夫人冷哼。    杨恭仁笑了笑,走到轿门前,扶着她,说:“母亲是深明大义之人,自是不会计较儿子没有第一时间拜访母亲一事。”    “我就计较了。”老夫人嘴硬,心里却已是生不起气来了。昨晚是什么境况,她大概也知晓许多。虽然她也不喜欢杨敏芝,但要在杨氏动手除掉杨敏芝,她还没丧心病狂到让杨氏为杨敏芝陪葬的地步。因此,她知晓大儿子一定是忙于部署。    “母亲,是阿仁不好,还这次的危机度过后,母亲再责罚我。”杨恭仁说。    老夫人叹息一声,说:“罢了,责罚什么。那些人打的什么算盘,他们以为我不知。莫说是你让我装病不去,就是你不叫我,我也不会去。”    “母亲能明白儿子苦心,儿子十分感激。”杨恭仁说。    老夫人摆摆手,说:“敲钟是你安排的吧?”    “不。是九丫头亲自去敲的钟。”杨恭仁说。    老夫人蹙眉,又狐疑地扫了他一眼,低声问:“你没插手?”    “咳,母亲,这是六房的事,我们也是顺水推舟而已。”杨恭仁说了一半的话。    老夫人顿时明白,便是一笑,问:“你在这儿拦着我的辇轿,可有别的事?”    “最重要的是当然是向母亲请罪,其次,要给母亲一个惊喜。”杨恭仁笑着说。    “惊喜?”老夫人狐疑地瞧着杨恭仁。    杨恭仁略提高了声音,喊了一句:“出来吧。”    蓝沁堂的门便“吱呀”一声打开,从里面走出一人。一袭玄色圆领斓袍,胸前绣着一株浅绿的兰草,米白的细小兰花,看得出绣工极好,丝线皆是上品。头上幞头束发,修整的一丝不苟。    “孩儿拜见母亲。”那人走进了,立刻就跪地对老夫人行礼。    老夫人揉了揉眼睛,仔仔细细地瞧了,才说:“这不是梦呀。真是我儿回来了。”    “母亲,是我。”杨师道又拜了拜。他自从入了仕途,后又与公主皆为连理,碍于各种制度,实在是许多年没回到祖宅,也许多年没见到自己的母亲了。    “我儿,何时回来的?”老夫人连忙将拐杖丢给旁边的丫鬟,将杨师道扶起来。    “回母亲的话,孩儿是与大兄一并回来的。”杨师道说。    老夫人笑呵呵说:“你呀,跟着你大兄学坏了。”    杨师道还像小时候那样嘿嘿笑了,说:“母亲,孩儿也是想你得很,但情况危急,孩儿不得不先与大兄一并处理了事情。”    “你一人回来?”老夫人问。其实,她很想看看小儿子那边的几个孙子,听说都是聪敏伶俐。因杨氏掺和到了旧贵族联盟,李世民曾直接跟桂阳公主说了,莫要到处跑,学了坏。    桂阳公主是个聪明人,当时就明白皇上的意思,禁止了孩子们跟杨氏来往。    杨师道也不能怪自己的妻,毕竟这就是生存之道。也因此,老夫人只是听闻过那几个孙儿的事,却还不曾见过。    “此次是大事,我亦是向皇上告了假。再说,这边危机四伏,我也不能带阿秀和孩子们在这个时候来见母亲。”杨师道说。    老夫人点点头,说:“应该的。”    “母亲。想必昨晚之事,你亦知晓来龙去脉了吧?”杨师道话锋一转。    “知晓个大概。哼,那些老匹夫太猖獗。”老夫人恨恨地说。    “母亲可知他们为何此番要这般做?”杨师道循循善诱。    老夫人斜睨他一眼,问:“你是来考我?”    “孩儿不敢。”杨师道赶忙弯腰赔罪。    “你也不用试我。母子之间,何须什么试探。”老夫人知晓小儿子这是在探她的口风。    杨师道心里一暖,随后又羞愧万分,对老夫人说:“母亲,是儿子小人之心。”    老夫人也不怪他,径直说:“你跟我在一起的时间少,不了解为娘是个什么样的人,很正常。今日,你也不用试探,为娘径直告诉你吧。名门联盟,经过隋末初唐的这几年,我还真算是看透了,自私自利,互相扯后腿,目光短浅。今次,欲要拿名门利益陷我杨氏于危境。他们以为我与阿越的母亲王氏不对付,我跟六房有不可调和的矛盾,就可以把控住我?”    老夫人说到此处,不由得冷笑两声,继续说:“我不喜王氏是真,不喜六房包括九丫头都是真的,就算追杀九丫头亦是真的。可是,他们都忘了,我也算是杨氏的家主,我冠夫姓杨。任何时候,当然是杨氏利益为先。”    “母亲深明大义,儿子倍感自感。”杨师道与杨恭仁异口同声。    老夫人瞧着他二人,笑道:“我有你们两个好儿子,也算不枉此生。至于后辈,六房那一双儿女是个有才的。再往下,宏儿若是好起来,倒是个好孩子。走吧。莫要在此耽搁。”    “是。”杨恭仁与杨师道异口同声,一并扶着老夫人上了辇轿。    老夫人辇轿顺利往祠堂去,杨恭仁这才对杨师道说:“十二弟,现在就请你前往祠堂,护着母亲。”    “恩。”杨师道拱手,快步跟上老夫人的辇轿,一并入了祠堂大门。    杨恭仁这才的对身边的护卫说:“去迎张司直前去祠堂。”    “是。”那护卫退下。    杨恭仁站在蓝沁堂门外的枣树下,沐浴着从天下洒下细碎日光,忽然觉得这一次或者是杨氏最好的契机。弘农杨氏这个千年望族的未来正在逐渐地璀璨起来。(未完待续。)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